第九十七章:变法拉开-《重生极品皇帝》
第(2/3)页
实际上,商央在午门立木为信之后没几天,商央便将他变法的意见精选了十九条交给王莽,王莽看了之后也是感叹商央实在是胆大。
比如商央提出要废除宰相制,觉得这天下只有一个皇帝说话算话就够了,不需要一个宰相来误事和分权,但王莽知道这一条目前的情况根本搞不下去,所以给改成了内阁制,徐徐图之。
商央还提出要废除旧的官僚选拔机制,这个目前触及了太多人的利益,王莽也暂时放下,变法嘛,随世事变化而变法,以后随着变法的推进,自然要更加深入的变法,到时候就可以拿出科举制度,直接把旧制度取而代之。
另外,商央在军事改革上还提出要裁撤军队,尤其是军队中的老弱病残,进而削减军费开支,但现在南方战事未定,王莽还不想跟军队打擂台。
商央提出的不少意见,都让王莽留中不发,但王莽也跟有些失望的商央说了,不出三年,商央的这些制度将一定会推行出去。
当然王莽自己也在第一次变法中夹杂了一些东西进去,比如省县制,原本商央搞的是郡县制,但王莽大笔一挥,就成了省县制,还有像内阁制度的诞生,废除宰相制度,在目前整个大陆都有宰相的形势下,不好弄,但设立内阁,进而分割相权的事情,王莽觉得还是可以干干的,只不过目前的内阁因为职责模糊,很多官员不会反对他的设立。
实际上,也如同王莽预料的那样,这十个改革意见下发到各衙门之后,掀起了很大的波澜,但由于大家早有预料,且并未伤及根本,再加上王莽杀方希志,建御书房带来的影响,百官们并未有大的反对意见。
六部的尚书们虽然看到了内阁的成立,但并未放在心上,只是觉得这是个变法的临时性机构,以前朝廷推进一项工作的时候,也会成立一些临时性的工作领导小组,都不是常设机构,也都无所谓。
王莽自然不会去解释这些条令中的深层次含义,只是把商央提拔为尚书令,与中书令平齐,并连同六部九卿一并纳入内阁,由内阁推动,轰轰烈烈的王莽变法(第一次)便在大秦国彻底拉开了帷幕。
京兆尹,或者说长安令林国栋最近很忧郁,京城改名叫长安,按照长安的情况,只能是个县,所以林国栋便成了县令,虽然是全天下最顶尖的县令,其权威甚至不下于一般的省长,但县令?林国栋总觉得没有京兆尹听着霸气。
此刻,林国栋正在御书房找王莽汇报工作,自从御书房建成以来,王莽的吃喝拉撒便全在御书房进行,皇帝蹲在这里,大臣们只好也蹲在这里,无论大会小会汇报工作会,全部都在御书房进行。
“启奏陛下,臣已经查清楚了那太平观的情况,根据现有的证据,臣可以断定那无名女尸定与太平观有关。”林国栋叩首道。
王莽早知道林国栋要来找自己说这个事情,但具体细节还不太了解,便道:“你仔细说说。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