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为什么要“借”? 因为孑然一身,一无所有。 光这个“借”字便足够让人难受了。 《消愁》是一首适合北漂这样在异乡独自拼搏的人的歌,而《借》写的是“赤贫”,是写给那些在地狱挣扎过的人的歌,这也解释了为什么《消愁》比《借》的传播热度高一些的原因,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走到过山穷水尽的地步。 仔细体味之后,我认为毛不易不仅描述了人生的“穷”,并且赋予了这种“穷”宿命的味道,有种不配拥有“所以”穷“的感觉。想必毛不易心中多少是有一些自卑的人。 第一段主歌讲述的是“将离”,“坎坷路的一双人影”将要分离,心中是有预感的。 当意识到无法避免注定要失去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事物之时,这一句“茫茫人间刺骨凉”几乎是让人头皮发麻。 想起去年冬天去呼市想要挽回一段感情,失败而归,于清晨回到北京,北京雾霾笼罩,北京站站前广场人山人海,一眼望去没有一张温情的面孔,真是“刺骨凉”。 接下来的“古老河水九曲回肠”和“往日旋律”,无非是将要失去之际的追思。故事有很多,但都有句点。 紧接着 “被这风吹散的人说他爱得不深,被这雨淋湿的人说他不会冷,无边夜色到底还要蒙住多少人,它写进眼里,他不敢承认“ 描绘出一场极为卑微的拥有。 这其实是感情里你我都会有的样子,种种原因分开之后,告诉旁人也告诉自己,”只是因为爱得不深“,所有”不会冷“,不愿意承认,有些东西可能真的是自己没有资格拥有。 第(1/3)页